《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19 10:27:46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20xx年10月15日9时,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入太空。请看,这就是“神五”飞天的壮观一幕。

2、播放视频。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4、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吧!(教师出示课题)

5、带着你的自豪齐读课题。

(二)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请同学们看看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三)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弄清数千年的梦想是怎么变为现实的?

(四)检查交流。

1、指名读生字词。(出示多媒体课件)

2、课文写了什么梦?

3、这个飞天梦是怎么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出示课件)

(五)品读感悟重点部分,深入理解文本。

1、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在今天变为现实是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让我们动容。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2、待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依次理解重点句。

(1)“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a)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b)假如你就是杨利伟,请向全国人民表达出你对航天工作人员发出内心的称赞。

(2)“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a)指名读。

(b)说说让你感动的地方。

(c)教师小结并有感情的读出你的体会。

(3)“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a)说能说说这句让你感动的地方。

(b)这么多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团结合作)

(c)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神舟五号”这样大的系统工程。谁能通过读表现出来。

(4)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早逝……”

(a)指名读。

(b)指名联系上下文说说四字词的意思。

(c)透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你看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教师相机板书:勇于探索、锲而不舍、默默奉献。

(d)这段话的结尾用了“……”,你们能说说省略的是什么吗?

(e)是的,老师搜集了一段资料,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航天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吧!

(5)出示多媒体课件9

(a)请学生读文字。

(b)这段文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科研人员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让我们把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读出来吧!老师引读,你们接读。

师:戈壁滩上的灿烂朝阳,火红的晚霞,他们无暇欣赏,仍然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生:有的人……

师:电话里父母的叮嘱,妻儿的思念,他们全都抛在了脑后,仍然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生:有的人……

(6)、学到这里,我想问问同学们:飞天梦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什么?

师小结:飞天梦的成功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六)升华情感。

师:正因为有了成千上万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中华飞天梦才得以实现,我们才迎来了“神五”的发射成功。此时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纷纷用各种方式抒发内心的自豪和骄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8页,用我们的自豪读读蔡桂林所做的诗《炎黄飞天梦》

生:请四位同学朗读。

师:梦了千年,盼了千年,“神舟五号”成功飞天,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神舟六号安全返回,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嫦娥一号探月成功,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神舟七号漫步太空,让我们神奇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

1、教师准备:

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

2、学生准备: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

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此处隐藏13925个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

2、“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及其伟大意义。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xx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

1、“圆”是什么意思?“圆”就是使完满,使周全的意思

2、齐读课题,说说你有什么疑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课文写了什么梦?怎么圆的?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课件出示)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高兴自豪的感情),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中国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体炎黄子孙自豪的事。(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了后用一个词语说说你刚才的感受?),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舟五号” 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想不想看看“神舟六号”发射的现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神舟六号的发射场面课文没有具体的描写,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舟六号” 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1~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文字,互相评议。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捆绑、惨重、协作、积劳成疾”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五”“神六”载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3、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二、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神五飞上太空的伟大意义

2、师:同学们,看了这壮观的一幕,你最想说什么?

3、小结并板书课题:现在就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搭上时空飞船,一起去寻觅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

三、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共同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3、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思考学习目标中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选代表轮读课文,师生共同纠错正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相机板书: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五”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3)、结合课文具体语句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五、拓展交流,升华认识

1、“神五”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3、说说: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还需要什么?

4、全班齐读“阅读链接”诗歌,结束学习

布置作业:

想象“神六”发射太空的情景,写一个片段

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团结合作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默默奉献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勇于探索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锲而不舍

“神五”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