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1“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听到殷秀梅那浑厚高亢的声音,让我想起自己,早在学生时代就迷恋这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现在做了老师,每次走上讲台的第一步我就浑身是劲。我试唱这首歌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先去体验我的情感从而理解胡宏伟谱词的感受。
这首诗表达了胡宏伟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我主要把作者带来的力量放在自己身上,再转嫁给孩子,让孩子因长江而自豪,因祖国而骄傲!更因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昂首挺胸!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品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教学过程要抓住孩子的心。
教学过程中,起初我以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质疑:“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找出表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以及“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诗句进行品读。在品读诗歌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但孩子体会到一半,我觉得学生的回答很难明显地区分开这二者的不同,仔细想来,这首诗是将长江的“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有机结合、相互交融来写的,没有必要将哪些句子是写“无穷的源泉”,哪些句子是写“母亲的情怀”这样分开来理解。只要学生能从诗句的品读中领悟到长江具有“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这两点即可,哪怕从同一个诗句中既领悟到长江无穷的源泉,又感悟到长江母亲的情怀,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可。这样孩子就不会为理解而理解,而是将心中的长江形象与祖国山河的壮丽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从而赞美和依恋——————
但对于学生的理解我自己感觉显得有点急于求成,引导学生的语言过于着急,教学机智还是有点欠缺。
二、指导朗读要抓住孩子的情。
意境是诗歌的核心,是诗人精神境界的艺术表现。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特定意境之中,受到形象的感染、意境的熏陶,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感受、理解、体会等,必将实在、亲切、自然。所以我第二个方面我必须在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上下功夫,读出情感,读出味道。让孩子在多媒体教学纪录片的配合下,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诱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与作者心灵相通产生情感共鸣。最后使孩子们的情感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这篇文章我感觉教起来特别有味道,我告诉孩子我最想的是站在国旗前唱这首歌,通过拓展他们想唱这首歌的地方:有的说在天安门前,有的说在长城上,还有的甚至说站在月球上想唱这首歌,从而激发孩子对祖国的爱,对身为中国人而自豪。拓展过程中,我给孩子唱了姊妹片《运河之歌》中的主题歌,孩子们根据运河的内容进行了仿写训练。当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遗憾的是,如果还能多拍些实地录像,让学生对长江母亲河有更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可能在仿写训练时就有话可说了。
这堂课我认为没有过多的赘述,学生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阅读与思考了。我想诗是感性的,是用心去感悟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在语言文字中充分挖掘孩子的情感,让孩子实实在在地去感受中华文字的美。
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2在这首诗歌里,长江不再仅仅是长江本身了,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感悟文本,激发情感呢?
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
二、多角度审视长江。课前已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中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体现资料为学习服务,交流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在这里,学生有的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和流量,有的带来了有关长江的图片和歌曲,有的朗读了长江的诗歌和散文,在诸多交流中,学生对长江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知道了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长江给了多少诗人诗的灵感,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三国演义》片头曲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让学生对长江有了更多的感慨,为感悟文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我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高声朗读起来,那投入的样子真让人神往,几分钟过去了,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的体会,有的说:“我觉得长江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无私地哺育着我们。”有的说:“我觉得长江既温柔而又充满力量,你看她……”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温柔而有力量”一石激起千层浪,“博大而无私”“宏伟而壮观”“热爱而依恋”这些关键词都从学生口中如诗一般地流淌而出,带给我不小的惊喜,学生是伟大的,他们的心是智慧而敏感的。学生还发现了作者用“你”而没有用“她”;发现了文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有相似之处而又有不少不同;发现了“走和奔”给人的感觉不同;发现诗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有两句话是一样的;提出“为什么说长江能推动新的时代?”等有价值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记下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书中做上记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有困难时稍作点拨,这些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感悟也就到位了,在讨论的过程中,辅助以感情朗读,很明显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在不断深入,不断升华。
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认真补充阅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和苏轼的《赤壁怀古》,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和这两首补充诗歌,较好地拓展了课文的学习时空。学生写写学学生再次感受到“长江是历史的象征,她是一条母亲河,更是一条历史之长河”,有的说:“母亲是无私的,母亲永远是天底下最美的人,母爱永远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有的说“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千百年来她给了诗人多少诗的灵感!”……
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3一、设计思路:
《长江之歌》是一首洋溢着赞颂感情的抒情歌曲,旋律形象鲜明,歌词贴切地展现了长江的风姿及人们的热爱之情。本节课所授年级为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通过以往四年的音乐积累和训练,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欣赏音乐的方法,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还不熟练和完善。
上学期学习过一首有关长江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学生对三峡工程已经有了认知,教师已在课前布置了作业——搜集有关长江其他方面的资料。《长江之歌》这部音乐作品学生并不陌生,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品德课 ……此处隐藏8128个字……三、学习歌曲旋律。
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边看曲谱分析旋律节奏,找出典型的弱起节奏型。
四、对比手法歌曲处理。
通过教师不同形式的演唱让学生感知理解,这首歌曲演唱时要气息饱满通畅,气势磅礴宏伟,恰似长江从峡谷中奔腾而出、一泄千里。“你用甘甜的乳汁”一句,要唱得亲切委婉“挽起高山大海”一句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6,把乐曲推向了高潮,整个乐曲是渐强的大趋势,唱到“大海”处音量放开,引出下面的再现乐段,声音高亢嘹亮,似向长江倾诉着自己全部的依恋和敬仰。尾句要唱得亲切深情。可以强结束,表现滚滚不尽的长江,波涛汹涌、永无尽头。
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13说真话,我不喜欢教授诗歌。怎么说呢,首先由自己的原因,自己不太喜欢诗歌;其次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感觉没有思考和讨论,说不理解还理解,说了解却又不明了。经过这么多年,对于诗歌的看法也在改变,现在在教学时,我主要从结构和内容来入手,感觉这样下来,脉络很清晰,尤其是现在“学讲计划”,提出这样的学习思路后,学生学起来感觉很轻松了。
这一课,我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直抒胸臆的中心诗句,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提出质疑问题:“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分别表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以及“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诗句进行品读。
在品读诗歌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主动质疑,主动解决问题,把握住了诗歌的结构特点,同时诗歌内容学生自己基本能理解,能体会长江的精神。引导学生描绘长江奔腾前进的情景,让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学展开的第二部分是进行句子练习。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主动查阅自己不知的想要知道的内容,这时需要把自己查阅的资料结合具体内容简短的完整的说出来,这时不但检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锻炼了他们的删选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和以前一样,主动查阅资料的同学还是那些,看来还要对其他的同学再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14很荣幸也很感谢周浩名师工作室14年第一次活动放在我们学校进行,我有幸上了一节公开课,上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初一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第一课《长江之歌》,是一堂随堂公开课,整体感觉上的不理想,但是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现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做一个反思。
一、备课思路
由于本章的单元题目是影视金曲所以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想紧密围绕这一主题。但又是第一课,设计到歌曲《长江之歌》所以在备课时我很纠结。单纯上一届唱歌课少量加入一些影视音乐的概念,还是上一节以影视音乐为主体,加入唱歌课成为一节综合课之间我犹豫很久,最终我选择上一届综合课。这也是我没有经验的最大体现。在这里我犯了一个大的错误,就是想抓住的点过多,最后重难点不突出。如果让我再上一次,我绝对会直接上成唱歌课。
二、导入环节
由于我想把影视音乐的内容引出来,所以在开始上课后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时间去哪了》引出影视金曲这个题目。课后老师们给我提意见让和长江之歌有关,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导入新课以后引出影视音乐中的主题歌概念,引出长江之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好。我要吸取经验,导入的内容一定要和课程内容有关,而且一定要直接。
三、上课过程
1、练声
2、学歌曲、
3、分析歌曲
4、介绍影视音乐
5、感受《夜斗》
6、小结。
看起来内容很丰富,但是我没有抓住重点。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亲自给学生演唱,发挥老师个人能力让学生直接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分析歌曲时我应该把问题放在学歌曲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唱歌曲,通过正确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演唱歌曲时的发声和气息的技巧,把演唱的技能技巧融合在教学之中,学生并不感到枯燥和乏味,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演唱中我没有亲自给学生演唱,发挥老师个人能力让学生直接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在这节课中,我忽视了这一点。在以后的课堂上该多多给予学生单独表演的机会。同时,我始终以音乐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使学生既学习了音乐,又增加了知识内涵,丰富了情感世界。还有我的课件里关于长江的图片或视频几乎没有,学生不能直观的感受长江的壮美,所以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也找不到波涛汹涌,源远流长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通过这次上公开课然后老师们认真的评课我发现,自己上课方面还有很大的问题,需要跟家努力的去钻研,去学习,去实践。我发现上好一节音乐课,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老师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思路,同时对教师的素质,思维开发能力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和驾驭教材,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课程模式的变化,对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堂课的设计如果能够贴近学生心理,学生自然就能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并且融入音乐课之中。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注重兴趣的培养,更多的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到模仿、创作,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再次感谢参与评课的所有老师,只有你们不断地鞭策,我才能更快的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15在导入之时,我引导学生吟诵关于长江的古诗,从情感上更接近长江。又充分利用《补充习题》上长江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对长江更添了几分了解。
在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时,我让一名女生与一名男生配合一句一句地朗读;然后,让女生、男生集体配合着朗读,最后两句全体齐读。还别说,还真有点效果。
在理解词语“丰采”时,我让学生拿这个词与“风采”比较着理解。孩子们由“丰采”牵出了描写长江的一长串成语,读读写写,更感受到了长江那种磅礴的气势。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大家又积累巩固了相关的词语,岂不是一举两得?
在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说说:看着这首诗歌,你会有什么发现?孩子们埋下了头,睁大双眼寻找着。有人有发现了:“我发现这两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我发现这首诗歌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我发现这首诗歌还押韵,你看:来、采、概、海、怀。”“我发现这两节中有两句相同。”我随机给孩子们讲解了“主歌”与“副歌”。
文档为doc格式